2012年1月4日 星期三

【心得】自閉症 認識心理疾病

自閉症 認識心理疾病

翁慧婷

時常在電視新聞中看到關於憂鬱症、躁鬱症、自閉疾病等新聞,使得我們不禁聯想到心理疾病已成為現代社會的一種象徵。而在最近的幾堂課多看了有關於自閉症的影片,使得對這部分有了更一步的認知。『自閉症』是一種孩童完全畏縮,只剩下自我的一種腦部疾病,他們渴望被愛與擁抱,但卻又不喜歡被人觸摸,因此有些孩童長大後能正常融入社會,但有些則會在孩童時就被送入療養院。有時走在路上,常會有人對於身心障礙者投以異樣的眼光,覺得他們跟我們不一樣,但『尺有所長,寸有所短』,上帝關上了一扇門,必有一扇屬於自己的門,深心障礙者不一定比較不聰明,自閉症者也不一定沒有他的用處,如音樂家貝多芬、莫札特或是台灣音樂家朱慧詠,雖然為自閉症者,但他們對音樂的生命力是無人可及的,所以不管現在的你我是處於逆境或順境中,只要不放棄希望,就能讓現在的挫折變成生命前進的動力。


【心得】自閉症認識篇

黃怡瑄
星星的孩子 自閉症認識篇

在美國,自閉症孩童被稱為「雨人」;在台灣則被稱為「星星的孩子」。自閉症(Autism)一字,出於希臘文字根auto(自己), 由於行為呆滯刻板、無法用言語和別人正常交流、遊戲方式簡單重複,因此又被稱為「孤獨症」。

雖然他們不善於與人群接觸及溝通,正因為如此,他們不會受到外界太多的言語及繁雜世事所干擾,反而比我們更能靜下心去觀察所有的事物;許多自閉症的孩童不善言語卻擁有過人的長處,如:圖文並茂的想像力、立體空間想像力、過目不忘的能力…等,而這些長處則等待著伯樂去挖掘和開發。在影片中最令我們感動的就是,這些星星的孩子在一出生就遇見了他們人生中最偉大的伯樂─父母親。無論這些孩子多麼的與眾不同、難以捉摸或難以親近,這些偉大的父母親們仍是不厭其煩的去教導與包容,不管多麼的傷心難過,還是拋下私慾及外在的眼光,將所有的心力加注在他們最親愛的小孩身上,並不會因此而拋棄他們,這是需要多麼大的勇氣與耐心啊!!!
其實,這些星星的孩子一樣有心、有靈魂、有情感,只是需要更多耐心的對待和尊重去啟動。給予更多的愛心與關懷,他們也是可以過得和平常人一樣,
更甚至因為他們的獨特長才而成為偉人呢!


* 參考資料
1. 中華民國自閉症基金會。
2. http://www.julia4christ.org/Soul/JSAutism.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