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4日 星期三

【心得】自閉症 認識心理疾病

自閉症 認識心理疾病

翁慧婷

時常在電視新聞中看到關於憂鬱症、躁鬱症、自閉疾病等新聞,使得我們不禁聯想到心理疾病已成為現代社會的一種象徵。而在最近的幾堂課多看了有關於自閉症的影片,使得對這部分有了更一步的認知。『自閉症』是一種孩童完全畏縮,只剩下自我的一種腦部疾病,他們渴望被愛與擁抱,但卻又不喜歡被人觸摸,因此有些孩童長大後能正常融入社會,但有些則會在孩童時就被送入療養院。有時走在路上,常會有人對於身心障礙者投以異樣的眼光,覺得他們跟我們不一樣,但『尺有所長,寸有所短』,上帝關上了一扇門,必有一扇屬於自己的門,深心障礙者不一定比較不聰明,自閉症者也不一定沒有他的用處,如音樂家貝多芬、莫札特或是台灣音樂家朱慧詠,雖然為自閉症者,但他們對音樂的生命力是無人可及的,所以不管現在的你我是處於逆境或順境中,只要不放棄希望,就能讓現在的挫折變成生命前進的動力。


【心得】自閉症認識篇

黃怡瑄
星星的孩子 自閉症認識篇

在美國,自閉症孩童被稱為「雨人」;在台灣則被稱為「星星的孩子」。自閉症(Autism)一字,出於希臘文字根auto(自己), 由於行為呆滯刻板、無法用言語和別人正常交流、遊戲方式簡單重複,因此又被稱為「孤獨症」。

雖然他們不善於與人群接觸及溝通,正因為如此,他們不會受到外界太多的言語及繁雜世事所干擾,反而比我們更能靜下心去觀察所有的事物;許多自閉症的孩童不善言語卻擁有過人的長處,如:圖文並茂的想像力、立體空間想像力、過目不忘的能力…等,而這些長處則等待著伯樂去挖掘和開發。在影片中最令我們感動的就是,這些星星的孩子在一出生就遇見了他們人生中最偉大的伯樂─父母親。無論這些孩子多麼的與眾不同、難以捉摸或難以親近,這些偉大的父母親們仍是不厭其煩的去教導與包容,不管多麼的傷心難過,還是拋下私慾及外在的眼光,將所有的心力加注在他們最親愛的小孩身上,並不會因此而拋棄他們,這是需要多麼大的勇氣與耐心啊!!!
其實,這些星星的孩子一樣有心、有靈魂、有情感,只是需要更多耐心的對待和尊重去啟動。給予更多的愛心與關懷,他們也是可以過得和平常人一樣,
更甚至因為他們的獨特長才而成為偉人呢!


* 參考資料
1. 中華民國自閉症基金會。
2. http://www.julia4christ.org/Soul/JSAutism.htm

2011年12月28日 星期三

【心得】洪蘭-大腦的終身學習:促進神經迴路活化

林妘珊


看完洪蘭教授的演講後,對腦神經科學又瞭解了許多,雖然她講話速度很快,但內容非常生動有趣,非常吸引人。
她藉由腦部的亮光透視圖,解釋了許多人類的行為與現象。
在她的演講中我最深刻的一句話是:”從哪裡跌倒,就從另外一個地方爬起來。這跟我們以前所聽到的從哪裡跌倒,就從哪裡爬起來完全不一樣,剛聽到時覺得很奇怪,不過她解釋完以後,我覺得非常有道理,所有人的腦本來就長的不一樣,有些人有些部位就比較發達,她也說得很好,上帝是公平的,大腦的大小就這樣,若有些地方特別大,就會有些地方較不發達。所以當嘗試某些事情一直失敗時,不要太氣餒,或許這就不是自己的長處,但一定有自己可以做得更好的事情,所以當跌倒時,換個地方爬起來吧!!!

【心得】洪蘭-大腦的終身學習:促進神經迴路活化

蔡佳彣

人類的聽力在胚胎7個月就成熟,且是最後離開的一種感官,即使人在彌留或成為植物人時候,聽覺還存在。但燒炭所引起的一氧化碳中毒,大腦受損嚴重則會因而失去聽覺。 
正常人的前額皮質活動高於精神分裂患者或殺人犯:PET掃描顯示,憂鬱患者、精神分裂的前額葉皮層的活動,比正常人的低。
另外海馬迴的神經細胞再生,大腦的神經終其一生在改變,具有可塑性。所以,輸在起跑點上這句話根本是錯的。
* 當我們緊張或感受壓力的時候,由於交感神經到副交感神經作用,瞳孔會縮小;說謊的時候,瞳孔會放大。
* 嫌疑犯、殺人犯通常都會回現場,第一眼會停留在他犯罪的地點。
* 打破右腦革命、潛能開發的迷思
人一出生就有一生所需的腦神經細胞,之後發展的是神經細胞間的聯結, 愈綿密愈好,人的兩腦是連結在一起的,左右腦各有特殊功能,中間有連結,訊息一毫秒就傳過去,不可能只單獨訓練右腦。  
P.S最後,令我感到最欣賞的一句話是:在哪裡跌倒,就換個地方站起來,因為我們每個人的專長都不同,強迫一個人繼續做自己不擅長的事情,只是埋沒的他的潛能及浪費時間,因此為人父母者,要多多觀察自己的孩子興趣,並給予適當的教學方式,世界上沒有不能教的孩子。

http://sites.google.com/site/991brain/ta-zhai-yao-bi-ji/09-13-hong-lan-da-nao-de-zhong-shen-xue-xi-cu-jin-shen-jing-hui-lu-huo-hua--ta-ke-tang-bi-ji

【心得】認識心理疾病系列

自閉症 影片心得                陳孟君


看了這片影片後,我覺得擁有自閉症小孩的家庭父母親是非常辛苦的,因為自閉症小孩很可能在孩童時期就發作,自閉症小孩們開始出現出神的盯著東西看、有節奏的揮動雙手、無法用語言溝通、無法保持平衡等。尤其無法用言語溝通對父母來說打擊特別大,因為父母們始終不了解孩童在想些什麼,也不知道該如何協助孩童讓他們早日康復,很多家庭因為無法照顧特殊的小孩而把孩童送到特殊的照顧中心度過一生,我相信會把小孩送入療養院父母也是極度不捨的。雖然有些孩童經由父母細心的照料後,他們長大後能夠正常地融入社會,開始進入職場工作,但有些則需要一輩子持續監督,以防病情再度惡化。雖然自閉症孩童在某些行為或者學習能力不如正常人,但是他們卻對某個聲音或某種事物擁有特別敏銳的觀察力,這就是自閉兒擁有特殊長才的原因。若是使他們的長才能夠得以持續下去,相信未來這些自閉症孩童也能創造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2011年12月14日 星期三

【憂鬱】偏頭痛與憂鬱症 恐有雙向關係


這項研究發表在「頭痛」(Headache)期刊也點出,偏頭痛與憂鬱症的關係為雙向,臨床憂鬱症患者罹患偏頭痛的風險也較高。
加拿大卡加立大學(University of Calgary)的馬德吉爾(Geeta Modgill)進行這項研究,他告訴路透社,偏頭痛與憂鬱症患者應該要知道這兩種疾病的表徵,因為這兩種疾病患者對於另種疾病有較高的風險,不過這項研究結果可能只是機率問題,因人而異。
研究根據資料來自加拿大國家人口健康調查(Canadian National Population Health Survey)逾15000人的資料,研究期間為1994年至2007年,且每2年追蹤1次。
總體而言,在這12年的調查期間,約有15%民眾有憂鬱症,12%有偏頭痛。
研究初期,偏頭痛的人罹患憂鬱症者屬普遍現象,22%的偏頭痛患者後來得到憂鬱症,不過另外14.6%的憂鬱症患者則沒有偏頭痛。
研究顯示,偏頭痛患者比沒有偏頭痛的人罹患憂鬱症的風險多了80%,但在調整年齡及性別因素後,關聯便不顯著。
憂鬱症患者也比沒有憂鬱症的人罹患偏頭痛的機率多了40%,但是兩者的關係在加入壓力以及童年創傷後就較不顯著。

【營養】10大飲食絕招教你減壓抗憂鬱



食物是怎麼影響情緒的呢?


根據目前相關的醫學研究指出,大腦的生理化學反應可能會隨著我們吃不同的食物而改變;這些生理化學上的變化,會間接影響到情緒反應、改 善心境或導向一個人往比較正面的思考模式。在此,營養師介紹您十大飲食秘招,教您如何吃對食物來減壓抗憂鬱。


第一招 ─ 減壓抗憂飲食,高營養價值的食物都吃到了嗎?


人體的生長、修補和健康的源頭皆來自於食物中的營養素,包括多種維生素、礦物質、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適量的脂肪。不論是生理協調的 神經系統,或是調節情緒反應的荷爾蒙都需要適當且足夠的多種營養素來支持。所以營養師提醒您: 均衡飲食、多選用新鮮食材、定時定量的飲食習慣是保健身心的第一步。


第二招 ─ 減壓抗憂飲食,抗氧化抗氧化抗氧化!!!


自由基(free radical)是人體內生理代謝後產生的一種化學物質,自由基會攻擊人體細胞,引起連鎖性的過氧化反應,造成細胞老化或異常的分化,因而導致人體各組織器官的退化及病變。beta-胡蘿蔔素、維他命C或維他命E等…所謂的“抗氧化營養素”(antioxidant)它們會和這些游離的自由基結合,進而消滅自由基破壞細胞的能力。


富含beta-胡蘿蔔素的食物: 紅蘿蔔、花椰菜、杏桃、哈密瓜、甘藍菜、水蜜桃、南瓜、菠菜、蕃薯、芒果、木瓜等。


富含維他命C的食物: 柑橘類、葡萄柚、奇異果、草莓、藍莓、花椰菜、青椒、蕃茄、馬鈴薯等。


富含維他命E的食物: 堅果類食物如葵花子、杏仁、橄欖、植物油、酪梨等。


第三招 ─ 減壓抗憂飲食,選對澱粉食物可以幫助穩定情緒


探討澱粉類食物和情緒的關係,應該從大腦組織內的一種化學物質:血清素(serotonin)開始探討。血清素(serotonin)是一種神經傳導物質,作用於鎮定情緒、解除焦慮。當我們吃下高澱粉類食物(如麵包、米飯等)的 時候,血清素(serotonin)在腦中的量也隨之昇高,進而讓人感到平靜且較不易煩躁。
但是可別因此就猛吃澱粉食物喔!尤其避免濫用精緻糖類的點心食物,如糖果、餅乾、糕點等等,以防止體內太快吸收代謝掉這些單醣物質,心情也可能跟著忽左忽右。聰明選擇高纖維的碳水化合物食物,如全麥麵包、全榖米、新鮮 蔬菜或水果等,可以延長消化吸收糖分的過程,讓血清素(serotonin)維持平衡的狀態,自然而然心情就平靜舒暢起來。


第四招 ─ 減壓抗憂飲食, 讓完整的蛋白質食物來幫助醒腦


主宰我們情緒管理的神經傳導物質還包括:多巴胺(dopamine)及正腎上腺素(norepinephrine);科學家發現當腦中的這兩種物質濃度上升的時候,神經機能的反應會比較靈敏,讓人比較容易專心、集中注意及有活力。




各式肉品包括雞、魚、瘦肉等都富含蛋白質;各式豆類及其製品、起司、優酪、奶類及其製品和蛋等也都是好的蛋白質來源。值得注意的一點 是,因為每種食物所含的胺基酸略不相同,唯有均衡飲食、常更換菜色選擇不同的食物才能確保攝取到完整的蛋白質。


第五招 ─ 減壓抗憂飲食,來學地中海人怎麼吃


近年來醫學研究發現地中海型的飲食好處多多,甚至對抗憂鬱似乎也有功效。地中海型飲食中的豆莢類、堅果類、各式水果和深綠色蔬菜都含 有豐富的葉酸;各式瘦肉、魚或奶類製品也都含有豐富的維他命B12。


第六招 ─ 減壓抗憂飲食,別小看維他命D的重要性


近年來科學家也發現維他命D和大腦內血清素(serotonin) 的濃度有關。有項在美國多倫多大學的研究發現,憂鬱症患者的病況似乎隨著體內維生素D濃度的昇高而有所改善。國內針對維他命D的飲食建議量在5 μg(也就是約400 international units (IU)。


第七招 ─ 減壓抗憂飲食,你認識礦物質-硒嗎?


最近在美國德州科技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每天補充200 mg的16位受試者,在7個星期後他 們輕至中度的憂鬱症有緩解的現象。 除此之外,愈來愈多的研究也發現飲食中攝取不足的硒,似乎和情緒低落有關。


營養師提醒您,綜合維他命通常含有過量的硒,可能導致毒性產生;因此若想要補充硒,最好自然地從食物中攝取。硒的每日飲食建議量為 55 mg;富含硒的食物包括:
各式豆類和豆莢類
瘦肉(包括瘦豬肉、瘦牛肉、去皮雞肉和火雞肉等)
低脂乳及其製品
堅果類
海鮮類(如牡蠣、蛤、沙丁魚、蟹、各式鹹水魚和淡水魚等等)
全穀類食物(如全麥麵包、糙米、燕麥片等等)


第八招 ─ 減壓抗憂飲食,當然少不了最夯的omega-3!


omega-3脂肪酸對健康的好處多到說不完,近年來科學家還發現憂鬱症的發生似乎和飲食中缺乏omega-3脂肪酸有關。類似的流行病學研究也發現:魚類(富含omega-3 脂肪酸)吃不多的人似乎比較可能會有憂鬱症的問題。


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包括: 各式魚類(尤其是鯷魚、鯖魚、鮭魚、沙丁魚、shad,、鮪魚等)、堅果類、核果、葵花仔(油)、深綠 色蔬菜等。


第九招 ─ 減壓抗憂飲食,別被不良習慣給拖垮


酒精或藥物濫用常發生在許多對情緒管理上有問題的人;飲酒過量或藥物濫用不但影響心情、睡眠和活動力,對於在使用藥物治療的患者,它 們也會嚴重干擾治療的效果。另外,含咖啡因的飲料或食物除了影響睡眠,它們也會讓人焦慮急躁、無法放鬆心情;建議您斟酌飲(食)用,或避免在晚上或睡前飲(食)用含咖啡因的飲料或食物。


第十招 ─ 減壓抗憂飲食,向健康體重邁進


跟據臨床心理學期刊多篇論文發表,近年來愈來愈多的研究發現肥胖與憂鬱症似乎有不可分的關係。研究指出體重過重的人似乎較容易有憂鬱 症的傾向;此外,反過來看,患有憂鬱症的人也似乎比較容易體重上升變成過胖。


科學家認為這可能和肥胖或憂鬱症造成生理上荷爾蒙及免疫系統的改變有關。如果你有體重控制或飲食上的困擾,建議您找專業的醫師及營養師,尋求健康的方式,利用飲食和運動來達到您的目標。








本文由【林雅恩營養師】所提供


刊載於KingNet熱心醫師部落格












http://hospital.kingnet.com.tw/essay/essay.html?pid=23189&category=%C0%E7%BEi%BD%D5%B2z